主办单位:
  中国电机工程学会
     承办单位:
中国电力科技网
    推荐单位

 


 

  能源清洁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能源与环境问题是世界关注的热点问题,浙江大学能源清洁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主要围绕能源科学技术领域中能源与环境问题开展应用基础研究,实验室结合我国国民经济建设所急需,主要以化石燃料的高效清洁利用,新能源及先进能源系统研究,低品位能源的高效清洁利用,能源利用过程中的污染物生成、迁移、测量及控制,复杂反应系统中的理论模拟及数值试验研究等为研究方向,并已形成了鲜明的研究特色。
实验室拥有工程热物理国家重点学科、热能工程浙江省重点学科、能源与环境工程国家博士学位、硕士学位授予点和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博士后流动站,是国家“211”、“985”工程重点建设单位。
通过多年的建设,实验室已成为具有一支在国际学术界有较强竞争力的学术梯队、具有较先进的现代化仪器设备和国内外有重要影响的高水平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高新技术开发的基地。
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为岑可法院士,实验室主任为骆仲泱教授。

实验室一贯坚持“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方针,本着“求是、团结、创新”的团队精神,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开放和管理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在2000-2005年之间共承担“863”项目8项,“973”项目二级课题5项,国家杰出青年基金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3项,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示范项目2项,国家经贸委重点技术创新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9项,国家攻关计划项目7项,博士点基金项目5项,国际合作项目13项,省部级重大重点项目9项。
2000年以来,实验室曾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委级科技进步一等奖6项,二等奖7项。在国内外重要刊物上共发表论文767篇,其中国际期刊论文71篇,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刊物论文626篇,SCI检索87篇、EI检索259篇,ISTP检索25篇。获授权发明专利23项,实用新型专利25项。出版专著及教材8部。
实验室具有良好的学术风气和培养人才的措施。在培养学术接班人和中青年人才方面成绩卓然,已建立了一支老中青结合的学术梯队,具有一批在国际学术界有竞争力的年轻学术带头人。实验室现有固定人员52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教授、研究员25人,副教授高工12人,博士研究生导师20人。有博士学位者38人,占教师队伍的90.5%,45岁年轻研究人员39人,占75%。年青教师中,有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3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3人,中国青年科技奖2人、中国青年科学家提名奖1人,霍英东优秀青年教师奖2人、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4名,国家跨世纪及新世纪人才4人,浙江省“151”人才第一层次9人,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获得者4人。在这个学术群体的指导下培养了一大批高质量的博士后、博士、硕士。“瞄准学科前沿,构建一流导师群体,培养一流创新人才”的培养机制获2005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实验室积极开展国内外合作交流,2000年以来共主办和协办国际会议8次,有100多位国外高水平学者来实验室讲学,并吸引了17位来自欧美国家的学生到实验室短期进修。同时许多实验室固定人员赴国外进修、讲学和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并作大会特邀报告11次。与法国杜埃矿业大学、荷兰DELFT技术大学、韩国PUSAN大学、法国国家科学应用研究院、美国NEBRASKA大学、德国DUISBURG大学等国外知名大学和研究机构合作培养研究生、学术交流和科研合作。

详情请浏览能源清洁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浙江大学)网站

中国电力科技网 版权所有 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热电专业委员会科教中心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综合利用多种经营技术咨询中心电力部 中国发电科技部
CopyRight ◎ 2006 eptchina.cn Email:rd8856@vip.163.com Tel:0533-8661487 3581618 Fax:0533-3110168 鲁ICP备06035110号
点击浏览详情 点击浏览详情 点击浏览详情点击浏览详情 点击浏览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