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广核广东太平岭核电2号机组穹顶吊装圆满完成

核心提示: 9月25日19时整,中广核广东太平岭核电2号机组穹顶吊装圆满完成。作为项目建设由土建施工阶段转向设备安装阶段的标志性里程碑节点,这也意

        9月25日19时整,中广核广东太平岭核电2号机组穹顶吊装圆满完成。作为项目建设由土建施工阶段转向设备安装阶段的标志性里程碑节点,这也意味着粤港澳大湾区首座“华龙一号”三代核电技术电站向着建成投产发电再进一步。



 
        穹顶是核电站安全的重要屏障,是保证反应堆厂房完整性和密封性,实现固有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穹顶吊装因此成为核电站工程建设的重要里程碑节点。太平岭核电2号机组核岛穹顶呈半开口的碗状结构,重量达225.844吨,面积相当于4个标准篮球场的大小。
 
        要把这么一个“大家伙”吊到70米高空,历经近2个小时吊装作业,平稳控制落在核岛筒体上,并且偏差控制要在毫米级别,同时还要考虑风力影响下的偏摆、温度变化下的热胀冷缩,这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作为本次吊装的技术管理负责人,中广核惠州核电有限公司工程管理部核岛土建主管工程师韩宇星着重强调了“挑战”两个字,太平岭1号机组的顺利吊装给了他充分的信心,“挑战”更多来自于对创新成果的期待。
 
        以穹顶吊装为目标支点,太平岭核电工程建设成为中国广核集团科技创新成果的高产良田。其中,钢衬里底板和截锥体整装模块施工、蒸汽发生器隔间模块施工技术均为国内“华龙一号”堆型首次实践和应用的先进建造技术。作为高风险作业,蒸汽发生器隔间模块吊装前要进行碰撞分析等一系列技术准备,以及时发现并解决重大隐患,确保吊装过程万无一失。据此,韩宇星协同项目团队开展了蒸汽发生器隔间模块混凝土浇筑的小比例模拟件试验,通过试验验证C50自密实混凝土性能,进行混凝土生产、运输设备的选择分析,确定浇筑方式、浇筑速度与单次连续浇筑高度,确定蒸汽发生器隔间模块合理的下料口设置间距及数量等参数,真正做到“胸有成竹”。
 
        在紧张的穹顶吊装准备工作推进中,来自7家参建单位,200余人的项目团队深入践行“严慎细实”工作作风,前后共开展大大小小的吊装讨论会和技术交底百余次,有效解决了如模块精度要求、栓钉焊接质量检测等问题,高标准保障了吊装前各项施工准备的工程质量。
 
        在前期准备阶段,项目建设团队采用整体吊装工艺,利用BIM等智能核电建造技术,对吊装过程控制进行动画模拟,提前发现吊装难点并制定解决方案;前后已组织穹顶吊装模拟演练、应急演练、穹顶试吊、铆共和焊工焊接演练等数十个工种总计80次,攻克难关百余项,以科技创新成果和“严慎细实”作风共同确保穹顶精准就位,一次吊装成功。
 
        9月25日,天气晴好,现场工程建设热火朝天,穹顶吊装各项准备工作正有序推进开展。当天17时20分,随着吊装总指挥一声令下,在2000吨吊车的稳稳作业下,穹顶缓缓升空,历经水平稳定状态确认、16米高度变幅至66米、继续提升至70米高度、穹顶回转至核岛厂房正上方、缓慢降落至调整位、固定穹顶,及至摘钩、回转、收车等11个作业步骤,直径45米的穹顶以“针尖对麦芒”的毫米级精度要求,准确与钢衬里筒体在45米高度对接,对接处钢板厚度仅为6毫米。历时1小时40分钟,19时整,2号核岛穹顶吊装作业顺利完成,并刷新了太平岭核电1号机组所创造的“华龙一号”施工记录。

        伴随穹顶吊装的同时,还有环吊环轨梁整体吊装施工技术、穹顶管道模块化施工、自动化焊接技术、核电厂RPA智能备件编码机器人,以及环吊牛腿配钻工装应用等一大批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在太平岭核电落地实践。
 
        太平岭核电项目规划建设6台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机组,一期工程1、2号机组已分别于2019年、2020年开工建设,项目6台机组全部建成投产后,年发电量将达500亿千瓦时,每年可减少标煤消耗约1513万吨,减少向环境排放二氧化碳约4160万吨、二氧化硫约41万吨、氮氧化物约27万吨,环保效益相当于种植近11.26万公顷森林。
相关报道
协合运维
电力月刊163期
电力行业储能技术与应用研讨2023年会
超超临界机组技术交流2023年会


扫描关注“电力科技”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