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流化床锅炉技术2016年会会议报道

核心提示:2016年12月9-10日,中国电力科技网一年一度的“循环流化床锅炉技术2016年会”在山东济南召开。22位专家、学者、技术主管同与会专家就一年来循环流化床技术领域最新成果、运行经验及发展前


  2016年12月9-10日,中国电力科技网一年一度的“循环流化床锅炉技术2016年会”在山东济南召开。22位专家、学者、技术主管同与会专家就一年来循环流化床技术领域最新成果、运行经验及发展前景展开研讨、交流。

  会议首先由中国电力科技网副主任耿迪发表致辞:80年前,老舍来山东任教,写下散文《济南的冬天》,用一纸“温情”描绘济南美景,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热爱生命;今天,来自全国各地电力行业嘉宾共聚于此,参加流化床年会,一起感受济南的“热情”,朴实、真切、令人难忘。

  80年代末,我们在桂林召开35吨等级循环流化床锅炉技术研讨会;继之中小型热电联产流化床机组节能减排,到今天超临界、超超临界机组运行经验和设计前瞻,均有涉及和深入研讨,凝聚我国流化床领域权威专家和生产一线技术主管,交流研讨前沿技术。数十年召开几十届次研讨、交流会,备受行业关注。

  当前,循环流化床发电技术已经成为新形势下煤电转型发展重心,其广泛适应性能对于减少碳排放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即使煤电出现产能过剩,流化床发电机组市场需求和技术发展仍然具有较大空间,挑战和机遇并存。

  山登绝顶我为峰,综合国力提升,装备制造技术进步,我国已走在世界循环流化床技术前列。辉煌业绩离不开大家共同努力,希望通过本届年会“充电”,助力2017年:百尺竿头,更上层楼!

  清华大学教授毛健雄发表“会议主席致辞并演讲——CFB技术如何应对减排CO2挑战”演讲。全国统一碳排放市场将在2017年启动,全国发电企业将面临巨大的碳排放减排压力。提高CFB电厂发电效率,利用CFB电厂具有可掺烧生物质燃料的优势,实现洁净发电同时减少碳排放将是一条可行之路,为CFB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耿迪                                 毛健雄

  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副院长肖平发表“CFB锅炉节能环保一体化技术开发与工程实践”演讲。这一CFB锅炉节能环保新技术,显著降低了在役CFB锅炉烟气的SO2和NOx排放浓度,减少了石灰石消耗量,一体化改造后锅炉环保指标能够全面满足《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及《煤电节能减排升级与改造行动计划》要求,同时能够显著提高锅炉效率,改善锅炉的煤种适用性和运行特性,大幅度延长锅炉连续运行周期。

  哈尔滨北方通用机电设备工程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马君发表“中心给料机在原煤仓中的应用”演讲。中心给料机卸料原理按照当前发达国家广泛采用的“先进先出”原则对各种物料进行卸料,主要适用于对储存水分大、易粘结、流动性较差的各种煤仓进行出仓卸料工作,能够完全避免煤仓内物料因长时间堆积滞留或存在不流动区域而产生各种堵煤、棚煤现象,因此用户可以提高煤泥或劣质煤掺烧比例,进而提高电厂经济效益。截止目前,哈尔滨北方通用机电设备工程有限公司已经将中心给料机成功用于国内20余家300MW以上燃煤发电机组,得到业内广泛认可!
  

肖平                           马君

  辽宁调兵山煤矸石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发电部主任王福才发表“300MWCFB机组负荷灵活性实践”演讲。讲解了东北电网加大深度调峰的现状,面对电力市场新形势,应当深度挖掘CFB深度调峰的能力,综合考虑深度调峰优化因素,如涉及电网的AVC、AGC优化等,提出使用高电压固体蓄热设备,电热锅炉配合深度调峰,结合CFB自身特点,参与深度调峰,调峰过程中保证环保指标,实现效益最大化,通过参与深度调峰负为电厂每月增加可观的调峰收益。

  江苏华美热电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孟庆杭发表“超临界循环流化床机组建设及经济运行”演讲。详细介绍了华美热电350MW超临界循环流化床机组建设及运行情况。本项目设计的目标是在安全的前提下,机组性能最优、系统结构最合理、质量最高、投资最省。2台机组自2016年1月、2月投入运行以来,机组运行稳定。从建设运营至今,创造了多项国内纪录。
  

王福才                            孟庆杭

  重庆先隆电力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总经理刘贵发发表“分筛、破碎优化升级,实现锅炉燃煤效率”演讲。滚轴阶梯筛是结合了振动筛﹑正弦筛﹑滚轴筛﹑交叉筛设备的结构和原理,通过转轮进行输送实现高效分离,解决有效粒度的不重复破碎、减少原煤过破碎现象。滚轴阶梯筛、多级调节分筛破碎机在安装形式上进行了组合,设备结构型式上它们之间有很大一部分属于相互借鉴设计,也是在传统设备基础上大力改良,迎合用户需求进行优化升级设计,确保分筛、破碎粒度,运行不堵塞。

  山西格盟国际能源有限公司首席工程师蔡新春发表“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关键技术”演讲。对于亚临界CFB锅炉,由于水冷壁出口为饱和温度,水冷壁出口没有热偏差,所以水冷壁是相对安全的;对于超临界CFB锅炉,当水冷屏与水冷壁串联时,水冷壁也是安全的,当并联时,由于要维持蒸发段出口的过热度,水冷壁出口的温度偏差较大,在低负荷或变负荷工况较快时,运行控制不佳时易发生局部超温。为此提高偏差管不得材质,及运行中严格控制壁温及热偏差尤为关键。
  

刘贵发                           蔡新春

  上海锅炉厂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肖峰发表“CFB锅炉回料器物料流动分析及防止震动的措施”演讲。介绍了常见回料器的形式以及回料器常见问题,对回料器震动的原因做了细致分析并给出响应措施,降低回料器密封段高度;增加风室、使用定向风帽;沿水平段方向增加吹扫风;采用改进回料器结构。

  哈尔滨锅炉厂有限责任公司设计处性能专业副主任王君峰发表“哈锅二次再热超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技术开发”演讲。我国自主研发的600MW和350MW超临界CFB锅炉已进入商业运行阶段,但刚刚达到超临界参数的循环流化床锅炉与煤粉锅炉技术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随着哈锅的安源660MW及莱芜1000MW二次再热煤粉锅炉先后成功投入运行,在二次再热技术领域相关锅炉设计、运行、调试、控制等方面积累了重要经验。哈锅针对二次再热循环流化床锅炉技术进行了初步研究,并形成初步设计方案,并探讨进一步增加二次再热调节特性的可行性方案。
  

肖峰                             王君峰

  昆明理工大学冶金与能源工程学院副教授李法社发表“循环流化床富氧燃烧技术及应用”。着重介绍了循环流化床富氧回收浸锌渣技术,并对循环流化床富氧燃烧进行展望。循环流化床高氧气浓度富氧燃烧技术是最具应用前景的燃煤电站CO2捕集方法之一,研究具有市场竞争力的CO2捕集技术将为推进我国的低碳经济发展,实现既定的CO2减排蓝图,提供强有力的技术储备。强化循环流化床锅炉富氧燃烧技术在冶金行业中的利用,研究其相关基础及核心问题,为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山西格盟国际能源有限公司首席工程师张培华发表“SNCR+SCR协同脱硝技术在两种炉型上的应用”演讲。该系统已在某厂机组上进行了试验,在引进国外脱硝技术的基础上,创立了SNCR+SCR联合一体化脱硝技术,试验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SNCR脱硝效率的大幅提高,为解决煤粉炉优其是W火焰炉的脱硝难题另辟蹊径。
  

李法社                             张培华

  神华集团循环流化床技术研发中心研发工程师邬万竹发表“660MW超超临界CFB锅炉冷渣器选型技术经济性研究”。 分析探讨不同型式冷渣器对660MW超超临界CFB锅炉效率及机组能耗的影响。在风水联合冷渣器技术基础上进行研发创新,进一步提高运行稳定性及热量回收效率,将是实现底渣热量高效利用的一种途径。采用滚筒冷渣器与风水联合冷渣器相结合,优势互补,运行效果更佳。标煤单价越高、底渣比例越大,选用风水联合冷渣器的经济性越好。

  山东大学教授孙奉仲发表“锅炉烟气余热深度利用基础”演讲。创新性地提出了工程酸露点的确定方法,受广大与会嘉宾关注。
  

邬万竹                             孙奉仲

  随后,卢啸风、蔡新春、姚崇全三位专家对关于国产炉水循环泵发表了观点看法。专家们均表示,国产炉水循环泵在可靠性、成本、交货期、维修进度、服务意识上均可以同进口产品比肩甚至优于国外厂家,应大力推进炉水循环泵国产化进程。

  东方锅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开发一部副部长巩李明发表“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设计和运行技术”演讲。低质量流速水动力技术、超临界CFB锅炉热力系统设计、超低排放技术研究和整合,此超临界CFB炉关键性三大技术结合,对锅炉的安全性、可靠性、经济性和环保型起决定作用。介绍了山西国金、徐矿华美、神华河曲、山西河坡超临界CFB运行情况。并展望高效超超临界CFB锅炉前景。

  中国电力科技网循环流化床技术锅炉调试专家倪忠福发表“CFB锅炉启动及低负荷运行事故分析与防止和水冷壁防磨风专利技术”。演讲。对数十台中小型锅炉的事故处理进行了总结,尤其对中小型CFB锅炉的四大恶性事故——“灭火、结焦、爆炸、尾部再燃烧”发生的原因及防止措施进行了深刻剖析和总结,指出灭火是主要原因是因为床温过低、断煤等;床料结焦原因基本都是流化不良;爆炸是CFB中最危险的生产事故,其原因则多发生在压火时操作不当,再次启动发生。他还针对CFB“顽症”—水冷壁磨损问题提出了“边壁流防磨风”这一全新概念,其最大特点是不仅可以使CFB实现主动防磨效果,而且可以有效解决CFB燃烧中“边壁流缺氧”问题。。
  

巩李明                           倪忠福

  内蒙古京能京泰发电公司总工程师郭俊发表“循环流化床低床压运行控制”演讲。结合该厂300MW机组炉外烟气湿法脱硫系统投运,锅炉燃烧参数不受脱硫指标限制,采用低床压运行和低氧量燃烧,降低一、二次风量,有效减缓锅炉受热面磨损,降低辅机耗电率,降低锅炉排烟温度,提高锅炉效率,从而降低了厂用电率,降低了综合供电煤耗,节约了成本,达到延长机组安全运行周期的目的。

  中煤平朔集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杨彦卿从燃烧的关键技术、脱硫脱硝、防磨、调峰适应性和煤种适应性等方面出发,以用户角度阐述CFB锅炉的优劣,并对CFB锅炉与煤化工项目的耦合提出见解,对现场提问进行解答。
  

郭俊                            杨彦卿

  武汉永平科技有限公司刘上中发表“水冷壁格栏防磨技术”演讲。通过在炉膛受热面沿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装设铸造合金材料格栅板,形成防磨网,疏导炉内物料内循环,优化水冷壁表面流场,降低气固两相流冲刷水冷壁纵向和横向的终端速度。从而大幅降低气固两相流相对水冷壁的磨损。
武汉理工大学材料学院陶瓷所所长张强发表“煤灰组成与CFB磨损相关问题的试验研究”演讲。在实践中,我们可以通过对各种CFB锅炉灰渣矿物组成分析,找出CFB水冷壁和密相区等磨损程度不同的主要原因,从而为预防或减少CFB磨损具有明显指导作用,也为CFB锅炉采取主动防磨技术方案,为实现CFB安全长效运行目标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
  

刘上中                          张强

  重庆大学动力工程学院锅炉燃烧研究室主任卢啸风围绕循环流化床锅炉机组新技术进行探讨并解答代表所提问题。结合近期对韩国三陟550MW超超临界电厂现场调研的数据,对FW公司最新一代超超临界CFB技术进行了专题介绍。提出了在660MW高效超超临界CFB研发过程中值得思考的设计理念。并对国外最近开展的一项前沿电厂节能技术——电厂冷却塔高效冷却技术进行了介绍。

会议安排心得体会和互动交流环节:

孟庆杭:

  国家政策要求火电厂参与深度调峰,从节能减排上考虑,循环流化床有其独到的特点,低负荷运行,且运行稳定;关于流化床自动化程度满足不了电网深度调峰的问题,他表示针对此问题,一些电厂、单位已经做了深入研究,就徐矿集团而言,从5.5万到13.5万,30万,再到35万的建设和运营经验得出,流化床自动化控制完全可以和煤粉炉相当,超过不太现实。循环流化床宽负荷特点同自动化水平相叠加,响应国家深度调峰应该没有问题;他还提出三点建议:火电厂作为一个系统,首先,要关注设计,特别是辅助系统设计,这点非常重要,其次,针对施工过程把控不严问题,他指出与国内工程市场有很大关系,基础打好,后期运营水到渠成,再其次,要重视小专业,因为流化床大部分都是从13.5万、30万开始,大家对汽水品质不太在意,这样短期运行看不出来,但经过2-3年后,腐蚀问题、结构会影响机组性能和安全可靠性。

卢啸风:

  国家能源政策跟国家经济结构、能源储存密切相关。我们国家的经济结构决定我们目前只能烧单位热值比较低的煤炭;燃煤电厂要达到超低排放,意味着煤粉锅炉要烧好煤,好到什么程度,5000大卡以上,含硫0.6%以下;那开采和洗选出的劣质煤谁烧,只能采用流化床燃烧。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烧低热值、高硫分的劣质煤,也能通过炉内脱硫和低温燃烧,使锅炉尾部烟道排出的污染物浓度远远低于燃烧优质煤的煤粉锅炉尾部烟道的污染物排放浓度,因此很容易地利用成熟的烟气处理设备在燃烧高硫劣质煤时也能达到超低排放。也就是达到超低排放的煤粉炉越多,循环流化床锅炉越要发展。即使未来我们产业升级或可再生能源能占能源构成的绝对比例,不用烧煤了,但还有城市垃圾、工业污染等需要流化床燃烧处理。,循环流化床最终可能会作为一个环保设备存在,所以值得认真研究;他还对国家循环流化床未来的发展做出判断和对前景的展望:中国正在引领世界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潮流,循环流化床正处在蓬勃发展阶段,未来5年不超过10年,全世界最大、参数最高、运行水平最好的机组一定是中国的,因为我们的运行经验、水平、各方面的理论都在不断提高。中国流化床技术能有这么快进步跟体制有很大关系,国外市场经济做的太细,大学只做研究,企业分享研究成果,没有产、学、研、用的密切结合。所以,当像我们这样的人口大国开始搞科研技术时,他们速度远远赶不上我们,不管从文化底蕴,还是吃苦耐劳精神来讲,都相差甚远。

巩李明:

  流化床比煤粉炉发展时间短,但它有后发优势,流化床是跳跃式发展,从30万亚临界开始,未经过亚临界60万,直接到60万超临界,接下来从60万超临界直接到66万高效超超临界,再接下来可能直接跳到二次再热,这是非常大的跳跃式发展;从指标讲,一般排放从2000年左右的400mg直接跳跃到超低排放,没有过渡环节;从产品市场看,大机组的规模出口。煤粉炉可能经过大量的13.5万、15万、30万亚临界经验之后才出口海外,流化床从30万亚临界开始起步很快就跳跃到超临界、超超临界向海外出口,这些机组出口除了产品本身的技术之外,要有理论体系上的支撑,因此要有像卢教授这样的大学教授多提供理论指导,也需要运行单位、调试单位帮助总结运行经验,以便指导外国人运行,让我们产品走出去。相信循环流化床二次再热和高效超超临界很快就会出现,向前发展;他还提到:我国在有这么多新技术之后,要看到还有几千台中小容量存量机组在低水平、高污染情况下运行,需要把这些年的发展经验运用到存量机组上。我们35万循环流化床鉴定时,有一位专家评委说:35万循环流化床的重大意义是打通了其在低成本情况下实现超净排放,此意义对存量机组的作用比实现超临界技术可能更大。如果我们可以将这些低成本技术在存量机组上推广,市场容量、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都是巨大的。

王君峰:

  中国循环流化床在世界上的份额非常高,达到70%-80%。但在高参数上与煤粉炉还有较大差距,目前,国内外的科研机构已经开始在做700℃研究。我们在做623℃时就遇到很大困难,到700℃技术时,卢教授讲可以利用处于床温的炉底高温灰保证700℃,为在50%的低负荷工况也能够达到700℃的要求提供条件,相对来说这可能是比二次再热还要远的方向,但未来流化床可能要到这个方向。他还提到对会议交流内容印象较深的四方面问题:首先是流化床高效性研究,包括冷渣器热回收,这部分对提高高效性还是有很大帮助的;第二方面是排放,关于二次风降低NOx,以及对于整个炉膛的优化;第三方面是可靠性,主要指低低温酸腐蚀的问题;第四方面是上锅提出的对回料阀细节的优化,技术革新比较大,从中可以看出循环流化床需要做细的地方还有很多,包括在研究更高的参数,需要与国内外各个科研院所合作的项目也很多;除此之外,他还提到三大锅炉厂的技术路线,在水动力以及整个锅炉设计上,有很多细节是不同的,尤其在包括60万超临界、百万超临界等级上,不同的选择路线为我国流化床发展提供了不同的方向,同时也提供了不同技术上的积累。

  会议由中国电力报发电部主任冯义军发表“记者观察与心得体会”,对本次会议总结。
  

卢啸风                             冯义军
  

答疑释惑、交流互动与专家建议剪辑

  我国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和低质煤发电的巨大市场需求给我国循环流化床锅炉技术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硕果累累:越来越多中小型循环流化床机组运行更加可靠、实现超低能耗和超低排放,十几台350MW超临界循环流化床机组陆续投运;在600MW超临界机组成功运行基础上,660MW超超临界锅炉设计方案顺利通过评审,为我国发展更大容量、更高参数和更高效率循环流化床发电技术开辟了道路,奠定了实现超超临界蒸汽参数、发展节能型、超低排放机组目标的基础。

  循环流化床锅炉技术是近十几年来迅速发展的一项高效低污染清洁燃烧枝术。国际上这项技术在电站锅炉、工业锅炉和废弃物处理利用等领域已得到广泛的商业应用,并向大型循环流化床锅炉发展,现阶段是我国循环流化床飞速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

  中国电力科技网召开的这届年会,交流了大、中、小型循环流化床机组设计、运行、检修技术及经验,也展望了下一代超超临界参数的发展,承前启后,成果丰硕。

  会议由中国电力科技网进行全程实况录像,并制作标清DVD光盘和高清硬盘,赠送各发电集团、电网公司主管部门和所有参会代表,方便科研院所、发电企业等单位定购者组织未能参会的相关技术人员收看专家精彩演讲和答疑,弥补未参会学习的缺憾。不仅如此,中国电力科技网还将往届会议专家演讲PPT和技术论文上传至中国电力科技论坛相关栏目和电力月刊,供广大流化床工作者免费下载和在线浏览。



《中国电力报》报道:

流化床发电技术凸显新特征
中国电力报 冯义军

  超超临界摆上议程、碳减排时代优势彰显、深度调峰适应性强,当前流化床发电技术凸显出三大特征。我们应该更加注重发展流化床发电技术,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的征程上作出更大贡献。

  “在中国发展循环流化床(简称流化床)发电技术的过程中,面临着一系列挑战,从提高可靠性、降低能耗到现在的实现超低排放,以及向更高参数超超临界技术的发展。

  应对这些挑战的过程,正在一步步地将流化床发电技术打造成在一定范围内能够和煤粉炉竞争的洁净煤燃烧技术。”在近日由中国电力科技网主办的循环流化床锅炉技术2016年会上,清华大学热能工程系教授毛健雄向《中国电力报》记者表示。

  中国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和低质煤发电的巨大市场需求给我国循环流化床发电技术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煤炭清洁高效利用行动计划 (2015~2020年)》提出:“加大煤矸石、煤泥、煤矿瓦斯、矿井水等资源化利用的力度。支持低热值煤(煤泥、煤矸石)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及锅炉的研发及应用。”近年来,国家重点建设和开发了13个大型煤炭基地,将净增煤炭入洗能力15亿吨,将产生5.36亿吨低热值煤。这或将被看作循环流化床发电技术的重大发展机遇。
“超超临界”正式摆上议程

  “我们正在进行66万千瓦超超临界流化床锅炉冷渣器选型技术经济性研究。”神华集团循环流化床技术研发中心邬万竹说。

  记者注意到,“推进自主产权的60万千瓦级超超临界流化床发电技术示范”是《电力发展“十三五”规划》中强调的重点内容,相关机构已在着手研发和推动。

  10月11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超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技术研发与示范”项目在神华集团召开启动会。研发与示范项目由神华集团牵头,国内16家单位参与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执行年限4.5年,总经费13890万元。

  在邬万竹看来,超超临界流化床发电技术项目对锅炉环保、能耗等性能指标提出了新的要求,其目标是能耗指标达到或接近同容量的煤粉炉。

  “煤粉燃烧锅炉技术从其出现至今已经有100年的历史,已发展成为燃煤发电的主导型技术,达到了单机容量100~150万千瓦的超超临界水平,但其技术发展似乎已达到顶峰。”毛健雄表示:“流化床发电技术的发展才40年,与煤粉炉技术相比比较年轻,其流态化燃烧理论还有进一步发展的空间。”自从白马60万千瓦流化床发电项目于2013年投运成功后,至2015年底,已经订货的35万千瓦超临界流化床锅炉总数超过了60台,其中已有十几台35万千瓦超临界循环流化床机组陆续投运,多数的燃料为低阶煤和煤矸石,这说明了中国低质煤发电的市场对35万千瓦超临界流化床锅炉的巨大需求。截至2015年底,全国流化床发电装机容量超过1.3亿千瓦,占全国火电装机总容量10%以上。

  在东方电气集团东方锅炉股份有限公司巩李明看来,根据《煤电节能减排升级与改造行动计划(2014~2020年)》的要求,流化床发电技术的发展必然迈上超超临界参数的台阶,为我国发展更大容量、更高参数和更高效率循环流化床发电技术开辟道路。

碳减排时代的优势彰显

  前不久,国务院发布“十三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方案,规定“大型发电集团单    位供电二氧化碳排放控制在550克二氧化碳/千瓦时以内”,这必将促进各发电企业进一步优化其电源结构,采用更先进高效低排的新型煤电机组,改造或淘汰落后的亚临界机组,发展热电联产和生物质混烧。

  记者了解到,欧盟的经验证明,在大容量燃煤电厂采用生物质混烧是有效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措施。大容量煤粉炉和循环流化床混烧生物质的技术也被证明是成熟的。

  在碳减排的巨大压力下,我国开始重视在大容量燃煤电厂示范生物质混烧。政策显示,“十三五”期间,国家将力推煤电+生物质(农林残余物)、煤电+泥煤、煤电+垃圾、煤电+光热等耦合发电,积极开展试验示范,探索利用高效清洁燃煤电厂的管理和技术优势,掺烧消纳秸秆和农林废弃物、污泥垃圾等燃料的有效途径。

  “大容量燃煤电厂包括煤粉炉电厂和循环流化床电厂混烧生物质,需要进行示范取得经验,示范工程应该得到政府的支持和补贴。由于流化床锅炉燃料灵活性的优点,这些示范应该优先考虑在大容量流化床锅炉上进行。”毛健雄在上述会议上分析道。在他看来,对于流化床锅炉,应该充分发挥其燃料灵活性和适应超临界参数的优点,发展超临界/超超临界流化床发电技术,同时,尽可能采用热电联产流化床发电技术,混烧生物质,提高效率、降低煤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强度。

  “流化床高氧气浓度富氧燃烧技术是最具应用前景的燃煤电站二氧化碳捕集方法    之一。研究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二氧化碳捕集技术将为推进我国的低碳经济发展,实现既定的二氧化碳减排蓝图,提供强有力的技术储备。”昆明理工大学冶金与能源工程学院教授李法社在上述会议上表示。
深度调峰适应性强

  “煤电的发展必须走清洁、高效、灵活之路,流化床发电技术以其燃料灵活性、低排放特性、超临界参数适应性和低负荷调节特性等特有优点,恰恰处于较为有利的发展条件。”毛健雄说。

  事实证明,只要有效结合流化床锅炉自身特点,合理控制,就能做到流化床机组参与电网深度调峰,实现电厂效益的最大化。

  “深度调峰符合大型流化床发电机组运行特性,挖掘大型流化床发电机组深度调峰能力,根据电网调峰需求进行深调。”辽宁调兵山煤矸石发电公司王福才在上述会议上谈道,辽宁乃至整个东北电网目前的稀缺资源不是发电能力,而是调峰能力。对于此类稀缺资源,应该由市场确定其资源配置。

  在谈到大型流化床锅炉适宜深度调峰的依据时,江苏华美热电有限公司生产总经理孟庆杭表示:“巨大的蓄热能力,低温燃烧较大的负荷调节比,随着燃烧控制水平的提高,当负荷降至额定负荷的30%时,仍然能稳定运行,适宜于大幅度调峰运行。”另外,低负荷时燃烧的稳定性和较高的燃烧效率,不需要投油稳燃等特点,这也是流化床锅炉适宜深度调峰的依据。

  “超超临界摆上议程、碳减排时代优势彰显、深度调峰适应性强,当前流化床发电技术凸显出三大特征。我们应该更加注重发展流化床发电技术,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的征程上作出更大贡献。”中国电力科技网魏毓璞在上述会议上谈道。




上海电气
电力月刊109期
循环流化床锅炉技术2016年会
火电厂金属材料与焊接技术交流2016年会

扫描关注“中国电力科技网”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