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碳热源从何而来?
目前北方城镇建筑供热面积约160亿㎡,平均按照0.3GJ/㎡的话,总的供热量需求为48亿GJ。热量的主要来源:45%为热电联产余热,40%为燃煤和燃气锅炉,15%为热泵和分散的燃气锅炉。
到2060年,北方城镇供热面积约为200亿㎡,建筑做好节能改造后,平均按照0.25GJ/㎡计算,总的供热量约为50亿GJ。
建筑零碳化的实施方案为——
一是完全依靠各类电动热泵,实现全面电气化,但是由于安装位置的限制,高层建筑会被整的乱七八糟。另外会使得冬季电负荷增加2亿kW,电量增加4000亿kWh,目前冬季供热的电力缺口为6.5~7亿kW,再加上这两个亿就差8~9亿kW,所以就恶化了冬天的电力缺口。
二是依靠各类余热热源,变废为宝,可能可以比较好的解决这个问题。
未来的零碳热源
通过建筑节能改造后,未来的建筑用热总量为50GJ,电力缺口为6kW,零碳热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中国核电一共有2亿kW,北方地区沿海(从山东往北计算)至少会有5000万kW,1.5亿kW在南方,冬天的余热都排放到海里,实际上有0.6亿kW的余热,全年的总量应该有15亿GJ。
调峰火电全国一共6~7亿kW,北方地区有3亿kW,热电联产如果利用好了会有3.6亿kW的功率,全年的余热总量为20亿GJ。
此外,北方冶金、化工、有色、建筑领域全年余热总量约为15亿GJ,数据中心和垃圾焚烧领域全年余热总量约为10亿GJ。
以目前的技术,很难把所有的余热都利用起来,比如只回收70%,供热功率可以达到3.6亿kW,而建筑供热的总需求量为6亿kW,光靠余热是不够的,仅能满足60%的建筑用热需求,其他的40%采用热泵供热,增加的电功率为0.8亿kW。
但是,如果采用跨季节储热,把全年的余热量全部利用起来的话,则可以满足热量需求的85%,其他15%采用热泵供热,增加的电功率仅为0.3亿kW。
实现零碳热源必须破解的三大问题
采用跨季节储热就需要安装大规模的跨季节储热装置,这是现在没有的,已经提到了议事日程上。
要想把这些余热利用好就必须解决三大问题:
一是热源产热和终端用户用热在时间上不同步。热源根据生产需要排出热量,比如全年排热,而终端仅冬季需要用热。以数据中心为例,全年都排热,拿这个余热来采暖,仅仅冬天使用的话只能利用它的1/3不到,而如果把余热储存起来都在冬天使用,供热面积可以提高三倍以上。要想做到全部余热的利用就需要建设大规模的跨季节储能装置,实现热源端与用热侧之间的解耦。
二是热源的分布位置与用热终端地理位置不一致,比如北京没有,但是唐山有很多,那就需要长距离跨地域经济输送热量。长距离输热的经济距离与管径成正比,800cm的管能输送30公里,而1.6m的管就能输送60公里,规模加大了距离也就拉长了;采用大温差热水循环,比如40℃提高到80℃,使经济输送距离达100公里以上;通过“水热同送”技术,单管输送,使得经济输送距离可提高到200公里;全国统一规划,一张蓝图分片实施。
三是热源输出的参数与终端用热的参数不匹配。如果不同参数的热量掺混,或“就高不就低”,就会造成巨大浪费。通过基于吸收式或电动热泵的热量变换装置,可以改变参数变换热量。
大规模跨季节储热的可能性
储热的方式主要有相变储热、地下埋管和地下土壤蓄热、储存热水、冬储冰供夏用和夏储热水供冬季用。
这些方式都有做过尝试,比如在内蒙古的山上做了一个世界上最大的地埋管储热项目,把工厂的余热储存起来供冬季使用,但是发现会把余热的品位降低,并不合适。
通过对比后发现,建设大型储热水库是最有可能实现的,在水库上面加一个盖,储存90℃的热水,流经用热侧后最终降到了15℃返回,中间有75℃的温差。
有人可能会质疑,夏天储存的热水到冬天就变成凉水了。其实并不是这样,一杯水可能一下就凉了,要是一立方米的水箱里面放入90℃的热水,一下午它的温度也降不下来,要是把一个大礼堂一样大的水箱都储存上热水,一个礼拜甚至十天温度都降不下来,这符合傅里叶定律。
按照傅里叶数,F0=at/R2,尺度增加一倍,时间能增加4倍,因此只要尺度足够大(大于30m),就能减少热损失和品位损失,最小的规模为10万立方米以上。
建设大型储热水库要考虑到土地资源造价,仅建筑供暖,按照1立方米/平米建筑计算,1000万平米建筑需要1000万立方米的土地,如果找一些山头和荒地,建设大型储热水库的成本能够控制在100元/立方米以内。
1958年开始,中国建了大量的水库,解决水害的问题,同时保证农业灌溉的用水需求,其实并不需要如此大的容量,不可能完全开发利用,需要寻找合适的地理条件,充分利用沟、塘和地下空间,还可以进行整修,加浮盖后开发太阳能光伏。水库为了解决用水、防洪、发电问题可以占用土地建设,蓄热水库为了实现低碳发展,解决热源问题,且表面可以发电,同样可以占用土地建设,前提是做好科学选址和环境评价,实现综合开发利用。
我国北方需要储热30亿GJ,库容约100亿立方米,很多人会觉得投资成本太高了,但是建设大型储热水库相比储电相比,成本不到其1/10,如果储电的目的就是用热,那为何不直接储热呢,所以从新的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这就变成合理的事情,也是该去做的事情。
跨季节供热的收益
建设大规模跨季节储热装置回收全年的余热,避免春夏秋季热量的浪费,收益为投资的2~3倍。热量回收、输送装置、系统得以全年利用,系统回收期缩短,原来系统只工作三四个月,另外八九个月全歇着,现在全年运行,系统利用的投资就减少了。
建筑冬季供热、工业生产用热都会大范围波动,无蓄热装置时必须按照可能的最大负荷安排热源和输配功率,而有了蓄热装置后,可以使系统容量减少到原来的1/2到1/7。
通过大型水库蓄热,可以使热量供给的可靠性大幅度提高,保证民生需求。
对于热源来说,供热系统是其冷却系统,大容量蓄热装置可以提高热源冷却的保证率。
跨季节储热的成本虽然高,但是远低于储氢、储电、储水发电、储高压气等方式。
长距离经济输热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输热距离不断延长,目前银川、石家庄、太原、呼和浩特、西安、济南、郑州、乌鲁木齐等北方省会城市都在做长途输热工程。
经济输送距离与管径成正比,规模越大、流量越大,距离越短。
保温材料的进步和局部冷桥的处理使得管道散热降低,管径越大、流速越快,相对热损失越小。
大温差输热技术,供水温度从120/60℃发展到120/20℃,使得同样流量下热量提高70%,显著改善了经济性。
水热同送,单管输送,成本进一步降低至一半。
热量变换避免掺混损失,实现供热匹配
未来就是一根大管网,由跨季节储热、工业余热等联合输送到区域热网,满足建筑供热等用热需求,这样一来就必须统一参数,比如90/20℃,于是就要做热量变换。
热源提供者送入热网的温度必须统一调整到要求的温度,比如120℃;热量使用者返回热网的温度必须统一调整到要求温度,比如20℃。那么,可以通过第一、第二类吸收式换热器来实现热量变换,就和变压器一样,实现不同温差的热水温度的变换,现在已经有好几个企业在大量生产,年产值也有几十亿。
末端要用蒸汽怎么办?通过闪蒸罐将热水闪蒸成低压蒸汽,然后经过水蒸气压缩机压缩到工业要求参数的蒸汽,而且是小装置,冷凝水的回收利用也很灵活,这都是靠集中供热的余热经过末端的电动装置来实现的。
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建设大型能源站合适吗?
能源站配置:大规模集中冷源,100万~300万平米规模,7~12℃供冷;燃气锅炉或引入热电联产集中供热热源。
运行管理模式:按照面积收费,如50元/㎡/年;“全时间、全空间”模式运行;按照计量冷热量或风盘运行时间收费,风机盘管运行小时数很低,约30%;温差降到2~3k,泵耗占比接近40%。
根据实际项目的调查数据显示,风机盘管的开启数量比上面多联机的室内机开启数量还要少,根本就不开,结果整个系统的某一个瞬间只有10%的末端开着,更可怕的是系统的电磁阀可是不关的,即使风机停了,水依然在走,水泵的能耗特别多,只有2℃的温差,结果水泵的电耗和主机的电耗有得一比。而按照规定需要5℃的温差,像这种大规模的项目,得设计8~10℃的温差。
因此,上述两种运行管理模式都不行。那为什么还要做的?得到的答案是节省建筑空间和节省总的初投资。节省总的投资是对的,但节省建筑空间是伪命题,用直径一米的管子把水送到各个楼里面去,把地下空间全占了。供热项目的管道都是50℃的温差,而它只有5℃的温差,流量特别大,所以地下空间并不省。可以给楼里面节省一点机房的面积,但还是有换热器和水泵在运行。
为什么已经“屡战屡败”还要“屡败屡战”?投资商通过“绿色”获得低价空间,高价收取运行费获利,因为供给端和使用端二者不均衡,末端弱势,不管是后来租房子的商业建筑,还是把房子卖给了老百姓,到时候规定就是这个价钱,最后也没人去算账,因此使用者的地位是不平等的,无选择权,不知情。
储能是建设零碳能源系统的关键
电力:风电光电的输出由自然状况决定,而非需求决定;热力:各类余热热源的输出量是由其生产者的主营业务决定,与使用侧的需求无关;储能已成为可再生和零碳能源发展的核心和关键,初期:源侧的初投资是主要矛盾,少量不可调能源并不影响系统调控;目前:不可调控源的比例增加到一定程度,调控成为主要矛盾,只能依靠储能。
不解决储能问题,一方面弃风弃光弃热,一方面靠化石能源补充储能的投资比电源、热源建设的投资还高。1W光电投资3.5元,1天工作6小时,发电6Wh,储电3Wh,投资5元;1kW余热热源建设投资1500~2500元,1年工作3500小时,输出热量12G,储热6,投资1800元。
储能涉及大量的政策机制,包括国土利用、储能价格等,需要打破常规,多部门协调,资源共享,综合利用,更需要大量技术创新。